预约挂号

联系方式

医院位置

表扬信

阳光推介

微信公众号

护士到家

回到顶部

显示
隐藏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科普这点事儿】今天,你洗手了吗

时间: 2024/10/15 来源:本站 访问次数:

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Global Handwashing Day),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专门为“洗手”设立的一个节日,目的是呼吁大家加强卫生意识,认真洗手,有效防止传染疾病发生。

2024年全球洗手日的主题

为什么清洁的双手仍然重要?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其实,手才是“罪魁祸首”。我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手,手每天要触碰各种地方,拿着带有细菌食物往嘴里喂,有时还会咬手指,剔剔牙......所以,洗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洗手有多脏

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通常依靠机械清洗不容易去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其本身大部分也无致病性。

暂居菌是寄居在皮肤表层的细菌,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往往是从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常具有致病性,但通过常规洗手容易被去除。

研究表明,1平方厘米的手掌可聚集3500~4500个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而每个指甲缝内微生物数量还能达到4.5~5万个,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可多达几十种,包括大家熟知的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等。美国一女研究员曾做过实验,将8岁小朋友的小手“印”在琼脂上,然后进行培养,一副令人惊叹的“小手细菌图”由此出现在人们面前。

洗手是把这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手上清除的关键,也是预防疾病传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有研究对医院50名护工洗手前后的手上微生物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手部菌落总数从洗手前的≥250cfu/cm²减少至≤10cfu/cm²,手卫生合格率提高了80%,极大的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然而,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我国《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 书》显示,居民的正确洗手率仅为4%。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中,仅一半儿童(49.3%)有洗手习惯,有17.2%的儿童偶尔会在活动后洗手,甚至还有0.8%的儿童根本不洗手。因此洗手意识,在儿童时期还需加强。

洗手的关键时间点有哪些?

1. 准备食物前后

2. 进食前后

3. 上完厕所后

4. 照料婴幼儿,换尿片及清理其他脏物后

5. 擦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

6. 去过人群密集场所后

7. 接触过公共场所的设备后,如扶梯、电梯按钮等

8. 触碰任何垃圾或者污物后

总之,勤洗手,并且用流动水肥皂清洗双手。

如何正确洗手?

洗手大家都会,但是是否洗干净就不一定了。全球洗手日目的是号召全世界人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以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而不是简单的用清水冲一下。

让我们再来复习下最常见的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

1. 内(手指并拢,掌内侧面对搓)

2. 外(手指交错,搓掌背)

3. 夹(手指交错搓指缝)

4. 弓(虚拳搓指背)

5. 大(握大拇指旋搓)

6.  立(捏指搓指尖)

7. 腕(握腕旋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