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生素面临挑战时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多重耐药细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超级细菌",对现有的多种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医学界开始重新关注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噬菌体疗法。
图:电子显微镜下的噬菌体感染细菌真实图像
什么是噬菌体?
基本概念
噬菌体是可以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名字来源于希腊文中意为"吞噬"的单词"phagos"。虽然大家对它不太熟悉,但噬菌体实际上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数量约达10³¹个,比细菌多10倍以上,它们与细菌共同进化,控制着细菌的数量。
工作原理
噬菌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一种噬菌体只能攻击有限范围的细菌。其工作过程包括:
1. 识别附着:噬菌体识别细菌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并附着
2. 注入遗传物质:通过尾刺刺破细菌外壳,注入DNA或RNA
3. 复制增殖:利用细菌的营养成分复制自身
4. 裂解释放:细菌因内部压力过高而裂解死亡,释放新的噬菌体
目前用于治疗的主要是烈性噬菌体,它们能够迅速杀死目标细菌。
噬菌体的特性
高度特异性
一种噬菌体基本只能攻击特定种类的细菌,这种特异性使其不会破坏其他有益菌群。
高效性
噬菌体具有强大的复制增殖能力,能在感染区域以指数型速度增殖,通常在24小时内有效清除病原菌。
生物安全性
由于噬菌体具有自限性,无法脱离细菌宿主而生存,一旦宿主消失,噬菌体便自行降解并排出体外。
临床应用现状
国际经验
根据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比利时对100例连续接受噬菌体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改善率为77.2%,目标细菌清除率为61.3%。
图:不同类型噬菌体的电镜图像
治疗方法
目前噬菌体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 全噬菌体治疗:使用完整的噬菌体
• 裂解酶制剂治疗:使用噬菌体产生的裂解酶
重庆的发展情况
学术交流与合作
图:2023年重庆噬菌体学术论坛
2023年3月,重庆举办了首届超级细菌感染与噬菌体防治学术论坛,由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承办。论坛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噬菌体在多重耐药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学术交流。
技术合作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与上海噬菌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噬菌体临床应用技术中心。医院安排医护人员到上海学习相关技术,逐步开展噬菌体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图:噬菌体临床应用技术中心授牌
目前,医院可以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噬菌体治疗这一治疗手段。
适应症说明
主要适用情况
噬菌体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感染类型:
• 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
• 传统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感染
• 慢性难治性细菌感染
感染部位:
• 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 泌尿系统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 皮肤软组织感染(创伤感染、慢性溃疡等)
• 血流感染、腹腔感染等
常见病原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感染
•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患者常见疑问解答
关于安全性
Q:噬菌体治疗安全吗?
A: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噬菌体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接受的。由于噬菌体只针对特定细菌,对人体细胞和有益菌群不产生伤害。不过,任何医疗治疗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Q:会有副作用吗?
A:噬菌体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微的发热、局部反应等,通常程度较轻且短暂。
关于治疗效果
Q:治疗效果如何?
A:根据现有研究,大部分患者能够获得临床改善,但效果因人而异,受感染严重程度、病原菌类型、患者基础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Q:多久能看到效果?
A:噬菌体治疗通常在24-72小时内开始显效,完整的治疗周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1-4周。
关于治疗过程
Q:治疗过程复杂吗?
A:治疗前需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噬菌体的匹配筛选,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治疗方式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采用局部给药、雾化吸入等方式。
Q:能否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A:在医生指导下,噬菌体可以与某些抗生素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效应,但需要专业评估。
关于费用和流程
Q:如何申请治疗?
A:患者需要先通过临床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噬菌体治疗,然后提供详细的病史和检查资料。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治疗的可行性。
Q:费用如何?
A:由于目前多在临床研究框架下进行,费用情况根据具体项目而定。患者可以咨询相关医院的具体科室了解详情。
供稿:王铭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