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联系方式

医院位置

表扬信

阳光推介

微信公众号

护士到家

回到顶部

显示
隐藏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临床动态】突破传统手术局限!机器人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成功清除高龄患者脑血肿,创伤仅 4 厘米

时间: 2025/10/24 来源:本站 访问次数:

当高龄患者遭遇深部脑出血,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如何破局?我院神经外科用“机器人导航 + 神经内镜”双技术,为 66 岁患者定制微创救治方案,实现术后快速步行出院——一起看这场“毫米级精准”手术的全过程。

1.突发危重病情:高龄患者遭遇“深部脑出血”

66 岁的张先生在家中突发剧烈头痛,伴随频繁呕吐,家人察觉情况危急,立即将其送往我院就诊。经头部 CT 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 “右侧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 这是脑血管疾病中极具风险的类型。

丘脑位于大脑深部,是重要的神经功能中枢,一旦出血破入脑室,极易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颅内压骤升,进而引发脑疝,甚至危及生命。更具挑战的是,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对于高龄患者而言更甚。

(箭头处白色信号为脑出血形成的血肿)

2.创新手术方案:“机器人导航 + 内镜直视”双管齐下

面对如此危重且复杂的病情,我院神经外科蔡璞主任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会诊,最终决定打破传统手术局限,为张先生量身定制“机器人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室血肿清除术”这一前沿微创方案。

3.“机器人助手”:毫米级定位,规避核心风险

手术第一步,由手术机器人承担 “精准导航员” 角色,它根据患者头部 CT 数据自动规划出直达血肿的最优路径,将手术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这种 “透视眼 + 稳定手” 般的精准度,能完美避开大脑内重要神经和血管,从源头大幅降低传统手术中操作 的风险。

4.“内镜鹰眼”:高清直视,彻底清除血肿

在机器人建立的精准通道引导下,医生将纤细的神经内镜缓缓深入患者脑室,而内镜前端的高清摄像头能将深部血肿的实时影像放大传输至手术屏幕,让医生在 “直视” 状态下操作 —— 通过精细器械将血肿一点点彻底清除,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牵拉与损伤。

(术中机器人导航定位)

(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手术示意图)

5.术后恢复超预期:微创技术带来快速康复

整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 CT 显示,张先生颅内的血肿已被满意清除,受压的脑组织得到有效减压。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场高难度手术仅在患者头部留下长约 4 厘米的微小切口,骨瓣不足 3 厘米 —— 相比传统开颅手术的切口,创伤被降至最低。

得益于微创手术巨大优势,张先生术后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头痛、呕吐等症状很快消失,神志转清,神经功能也得到最大程度保留。目前,张先生已能自主步行出院,家属对治疗效果给予高度认可。

专家解读

这例手术是神经外科“精准微创”理念的典型实践,也是未来学科发展的核心方向 —— 手术机器人的“精准规划”与神经内镜的“清晰可视”形成了完美互补。机器人就像一套无比精准的“脑部 GPS”,为手术规划引导了一条直达病灶的“高速公路”,避免在重要脑组织中“盲目穿行”和“迷路”。神经内镜则像深入大脑的“探照灯”,明亮直视让血肿清除更彻底,同时有效保护周围神经血管。

对于高龄、体质较弱的患者,手术创伤大小直接决定其能否渡过难关及术后生存质量。这次手术仅用 4 厘米微小切口解决问题,此技术的成熟应用,未来能为更多危重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更优的救治选择。

神经外科简介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单位、重庆市神经科学学会委员单位、重庆市神经修复学分会委员单位、重庆市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单位、江北区临床重点学科、江北神经外科质控中心。

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人。

下设脑血管病、颅脑肿瘤、脊髓脊柱、神经重症4大专业组。

配备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蔡司T-700双源手术显微镜、STORZ神经内镜、术中电生理监测、亚低温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彩色脑电地形图等先进设备。

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治,常规开展脑血管造影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精通各种颅内肿瘤的切除术,常规开展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等脑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擅长chiari畸形、寰枢椎脱位、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守护患者脊柱健康。擅长各种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抢救治疗,以及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同时开展脑外伤及脑卒中后遗症的功能康复训练。

咨询电话:8851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