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秋意正浓,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传统佳节——重阳节。
《易经》中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此时节昼短夜长、温差增大、空气干燥,正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因此做好保健养生尤为重要。
重阳养生,重在两大原则:一为收敛阳气,二为滋养阴精。具体该怎么做?这份养生锦囊请收好。
一、饮食:清淡防燥,少辛多酸
“秋燥”是重阳节前后的主要气候特点,容易引发支气管炎、鼻炎等呼吸道问题。此时饮食宜清淡,减少油腻、辛辣和过甜的食物,适当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番薯、玉米、青菜、黑木耳、银耳、百合等。
此外,可适当吃一些酸味蔬果,有助养肝益气,顺应秋日“收敛”的特性。

二、起居:早睡早起,适当午憩
《黄帝内经》讲:“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建议在子时23:00-01:00),有助于阴精内守、滋养元气;早起(建议在卯时5:00-07:00),则能顺应阳气舒长、舒展肺气。研究表明,适当早起还能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有一定意义。
此外,别忘了利用午休“充能”,午间小憩约半小时至一小时,有助于放松身心、舒缓心血管系统。

三、穿衣:勤脱勤着,防寒保暖
重阳时节温差大,民间素有“若要安逸,勤脱勤着”之说。建议老年人准备多件秋装,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
此外,日常可通过冷水洗脸增强抗寒能力,勤晒被褥防菌,多喝热水促进代谢,也可适当食用温热食物抵御寒气。
四、运动:登高望远,量力而行
重阳登高,不仅锻炼身体,也能舒畅心情。但老年人骨质较脆,是关节疾病高发人群,登山时要注意:
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
关注膝关节感受,上山下山皆宜缓行;
下山时尤其要控制速度,减轻对膝关节的冲击。

五、洗浴:润燥为先,护肤为伴
秋季出汗减少,洗澡频率可适当降低,避免破坏皮肤油脂平衡。建议选择中性或弱酸性沐浴产品,洗后及时涂抹身体乳,锁住水分,防止干燥。
也可尝试在沐浴时加入艾叶、玉竹、百合等具有温阳润燥功效的中药材,促进血液循环,滋润肌肤。
六、中医养生:经络通畅,阴阳调和
我院中医科针对秋季养生,特别推荐以下中医适宜技术,助您安稳度秋:
1.中药足浴:疏通经络、温阳散寒,刺激足底反射区,改善循环;
2.任脉灸、督脉灸:调节阴阳,增强体质,提升机体抗病能力。

秋意虽渐凉,关怀却温暖。在这个属于长辈的节日里,别忘了提醒他们:养生正当时,健康长相伴。
祝所有老人重阳安康,岁岁平安!
中医科简介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于2019年建科,现已发展为集中医药服务、针灸理疗、康复、治未病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包括住院病区、专科门诊(含)、中医理疗室和现代康复中心四部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科室设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为中医药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平台。
现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9人,其中重庆市名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1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人。
下设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科、中医妇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骨科5个亚专业组。
业务范围:头项五针短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症、以毫(针)代鍉(针)调脉法治疗顽固性失眠、基于筋膜链理论刺血法治疗实性头痛、面瘫十八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形气同调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调补分化法中药治疗痛风病、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脏腑推拿治疗顽固性便秘;穴位贴敷毫针技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中药内外并用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疲劳综合征及消化道症状;以火针为主的针灸疗法治疗湿疹、痤疮病、造隧通玄法针刀术治疗神经性皮炎;现代康复结合分期针刺术治疗中风病、醒脑开窍促醒法治疗脑昏迷等。
特色技术:
1.特色针法技术:头项五针短刺法、以毫(针)代鍉(针)、面瘫十八法、毫针、梅花针等。
2.中医外治疗法:提供督脉灸、任脉灸、火龙灸、火龙罐、中药熨炙、中药塌渍、蜡疗、浮针、火针、杵针、中药灌肠、针刀等数十种特色治疗;
3.现代康复技术:系统开展吞咽及言语训练、偏瘫与截瘫肢体综合康复、骨科术后康复、运动康复及心肺康复;
4.中医养生与美容:开展中医正脊、中医推拿、小儿推拿、穴位埋线、点穴、耳穴按摩及刮痧、耳穴压丸以及中医除皱美白、中医功法调护、中医抗衰老养生等保健项目。
咨询电话:023-88519123